2)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计_初唐大农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学生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可是巨大的,夏国通过十五年的努力,乃至全世界招生的模式,目前每年为社会输出的大学生人数,也勉强只到了一千人左右。

  以现在的教育投入,哪怕是人口一直不增长,也需要好多万年时间,才能将两亿多人全部都教育成大学生。

  这个数字,大到很难以想象,即便是对未来的教育规模增长有很大的预期,大家也都难以想象需要多长的时间。

  而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是现在那些在各个行业做翘楚的大学生,那么这个社会能进步到什么程度,大家则是更加难以想象。

  见大家都一脸懵逼的样子,于秋笑着道,“这其实是必然的发展趋势,在洺山书院成立之初,咱们夏国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学,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要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,才能走上社会工作。

  现在,十五年过去了,九年制义务教学制度早就已经过时,随着社会的发展,咱们需要的人才只会更加高端,推出十二年,或者十五年义务教学制度,是必然的。

  没有更多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,已经很难很好的管理当下社会,因为他们知识量不够,治理盲点会很多。

  当更多的有识之士引领了社会,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,那么,继续推动社会向上发展则将成为必然之势。

  任何地区想要跟上夏国的发展脚步,就必须跟进夏国的政策,相信,跟紧夏国脚步的好处,在去年执政联盟所有成员国与夏国实现政体同步了之后,大家都看到了。

  所以,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很远的事情,只要大家努力的推广教育,三代人的时间基本就能实现,五代人的时间全部实现也并不是梦。

  因为,让每个接受教育,是咱们人类发展的百年大计中,最重要的一计。

  人类科技水平的高度,差不多直接能够决定咱们这个社会的发展程度。”于秋笑着向大家道。

  “百年大计中最重要的一计?莫非,人皇陛下还有很多其它让人不可思议的百年大计?”刘璟洲敏锐的抓住了于秋话中的意思,开口问道。

  于秋点头道,“当然,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但是做太远的计划,又不现实,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,做几十年到一百年的计划是最好的。

  我现场随便提一个问题,可能就是大家以前没有想过的。

  比如,你们能根据现在的人口增长的趋势,判断二十年以后的人口数量吗?

  你们知道,人口放大十倍之后,治理这个世界的难度翻了多少倍吗?需要多少的生活物资吗?

  你们知道,我们如果不提前考虑到这些问题,做足够的准备的话,到时候社会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吗?

  你们大多人都不会想这样的问题,都只是想着,现在自己多子多孙是一种很幸福的事情。

  洺京现在的常住人口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uhui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